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陶瓷与设计学院 :陶冶成器,以美育人
查看:128   

全国第二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坭兴陶文化,培养师生坭兴陶“工匠精神”

校政合作———学院承办“翰墨同心.千年陶都钦州坭兴”师生坭兴陶作品展

学院《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“工匠精神”培育与“三全育人”机制创新》项目获全国第二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获立项,工作总结如下:

一、项目运行的目标及任务

(一)基本思路及总体规划

1.五个结合:将“工匠精神”培育与“三全育人”结合,与学院发展定位结合,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结合、与学科建设结合,与转型发展目标结合,将综合改革试点纳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。将爱岗敬业、严谨求实、精雕细琢、追求卓越、创新协干、淡泊名利的“工匠精神”的培育与“三全育人”的实践结合起来,形成“三全育人”合力。

2.一套模式:由陶瓷与设计学院牵头,联合宣传部、团委、学工处、教务处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、人文学院、教育学院等共同实施试点,再逐步推广至全校。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,形成区域示范性开放式“三全育人”示范基地建设模式。

(二)具体任务

1.构建一套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“三全育人”独特机制

2.搭建丰富多彩的校企合作 “工匠精神”育人载体

3.创新校企合作党团联建育人格局

4.营造氛围,将“工匠精神”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特质和自觉行动

二、对照改革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

(一)做好顶层设计,围绕人才培养,构建深度融合的3*4运行模式,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

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、合作治理机制,围绕人才培养,逐步构建3*4的运行模式。

1.形成四项计划(全员)———开展文化

润心计划、实践拓展计划、岗位提升计划、组织保障计划,将专业教师、支部书记、辅导员;大师、企业人员纳入全范围。

2.形成四大体系(全方位)———形成以岗位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相融通的“四段式”教学体系、基于坭兴陶企业生产运营的课程体系、校企合作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、产教学研高度融合的“教学工作室"实践实训四大体系。

3.形成四个阶段(全过程)——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,在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。大一新生阶段,推动“启蒙孵化第一站”,将“工匠精神”培育贯穿到入学启蒙教育与专业认知中,鼓励学生到企业中感知“工匠精神”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,帮助入学新生起好步,开好头。大二阶段,推动“坭兴陶专业认知第二站,鼓励学生在“工作室”学习专业知识,开展课堂认知、实验实训,在这个阶段大师与企业人员参与教学,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;大三阶段,推动“坭兴陶实践教育第三站”,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基地感受和体验 “工匠精神”,通过参与大学生讲思政课、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和科普服务活动体验“工匠精神”,培育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大四阶段,推动“坭兴陶工匠成长第四站”,增强实践能力,以赛促学、创新创业。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择业方向,树立“工匠精神”意识,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,树立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“工匠精神”职业观。一是以赛促学,师生通过校企合作,参与作品获多项“百花杯”“金凤凰”奖。近年来,学院学生在国际性赛事、全国性、省级赛事中成效显著;二是创新创业,学生获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8项。并且近年来共有100多名学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,建立了56家个人工作室和公司,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(二)精准对接校企资源,打造六个阵地,助推“工匠精神”育人同心圆

1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组织服务保障阵地,谋发展。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、合作治理保障体系。建立科研管理制度、学生管理制度、师资培养制度,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评估标准;构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和实践基地,形成具有创新性、层次性的校地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。

2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科普研发阵地,提匠能。一是建设“两馆一厂”,打造科普中心。集中校企共同资源打造以坭兴陶博物馆、坭兴陶创作馆、坭兴陶梦工厂为主体的“两馆一厂”坭兴陶特色文化育人阵地。现坭兴陶特色文化育人阵地日常展品保持在3000件左右,设有“坭兴陶藏品”等4个主题展和“坭兴陶动态展示区”等5个专题成就展,是新生入学、入党启蒙教育、传播“工匠精神”的重要科普中心。二是精准对接企业创新发展,将科研转化成助力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。学院以重大技术难题为公关,带领学生团队在坭兴陶土新配方科技研发、窑变技艺创新、3D打印成型等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引用、虚拟仿真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,坭兴陶发明专利与外观造型专利生产力转化方面形成可喜的成果,激励学生精准对接市场,创新研发,并与企业合作开展申报一流本科专业、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工作。

3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文化实践育人阵地,育匠心。营造校园、学院、企业文化为一体的“工匠精神”文化氛围,做好课内课外、校内校外、线上线下。一是课内课外,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到校进行实操教学,学生们在大师们言传身教中实地感受和体验“工匠精神”;二是校内校外,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、创业基地、科研平台、工作室,开展学科竞赛、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活动,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感;三是线上线下,创作网络精品课程《钦州坭兴陶》、《陶瓷艺术设计》;申报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《坭兴陶艺术》,用好用活学院网站、易班与微信公众号(陶设学院艺苑青年),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载体,打造新时代能人巧匠形象。

4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党团联建阵地,塑匠魂。发挥“领军工匠”“技能大师”党员在坭兴陶材料、设备、设计、烧制等重大高难度坭兴项目攻关和带徒传技、技能攻关、技艺传承等人才培养的领军示范作用,打造党团联建阵地,凝聚形一批勇于追梦的匠人团队。

5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宣传传播阵地,怀匠心。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推进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上线;利用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等展现新时代工匠人改革创新、突破自我的形象。钦州广播电视台全程报道学院三全育人情况;学院光明网直播,40万人在线关注。

6.集中校企资源,打造创新创业阵地,追匠梦。对接政府企业的各项文化产业申报扶持项目,创建大学生红色文创中心,,遴选一批学生创业项目入驻,将创新创业教育“工匠精神”培育结合起来。

三、搭建广阔平台,将“工匠精神”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特质和自觉行动

(一)将 “工匠精神”与“第二课堂”相结合。聘请工艺大师、企业兼职教授和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,使“工匠精神”传播更加具有渗透力和感召力;成立规模和形式灵活多样的集中创作营,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,推动“工匠精神”深入人心;举办影响力较大的校园科技文化节,开展大学生坭兴陶史知识竞赛、坭兴陶艺创作大赛,坭兴陶技艺大赛雕刻比赛、“工匠精神”四站活动,推动“工匠精神”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特质与自觉行动。

(二)将 “工匠精神”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相结合。开设“工匠精神”通识课程,在课程设置、社团文化、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创新,形成人人尊重工匠、向往工匠的文化氛围;利用校报、网站、新媒体、新媒体等资源开展“工匠精神”文化的宣传与教育,挖掘“工匠精神”故事,全方位讲述“工匠人”的追梦故事,传播爱国情、报国志,将“工匠精神”融入学校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。

北部湾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8443次访问,全刊已有3700936次访问